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

Bildung 1/6

第三次讀書會在一個星期五晚上舉行。T和中也應邀出席了,其他基本成員也齊集。閱讀《學習年代》是由阿志提出的,所以他也擔任主講。阿志首先為這個選擇作了解釋:「我聽說有成員對閱讀歌德的《學習年代》感到困惑,甚至是有所保留。所以,我先交代一下選這部書的原因。這樣的一部描寫十八世紀末德國青年成長和德國社會狀況的小說,看來好像跟我們身處的時代沒有直接關係。也有人可能會認為,這部小說無論在觀點上還是在表現形式上,也已經不合時宜。事實上,甚至是在德國本土,人們對歌德也熱情不再。要不就只是把歌德視為文化傳統裡的殿堂人物而不予理會,要不就是對此感到懷疑甚至加以批判。前者可以見出文化保守派的懶惰,後者則見出文化前衛派的魯莽和冒進。在這樣的情形下,我覺得有重新認識歌德的真正價值的需要。歌德的作品極度多元化,是今天任何一位在世作家望塵莫及的。除了在詩、小說和戲劇方面各有成就,歌德對科學也深有研究,而且有自己的一套獨特見解。這方面我們當中的理科專家阿角可以作出補充。歌德又同時是個幹實務的,在魏瑪宮廷任職期間負責礦務,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勢有專業者的認識。更重要的是,在單一的作品裡,歌德也表現出對繁複對立的元素的興趣。也即是說,他同時做到了內部和外部的多元化。當然,大家未必對歌德有全面的認識,我也不敢這樣誇口,但我們單就《學習年代》這一部著作,也可以見出剛才我說到的特點。這部小說的寫法未必會符合現代小說讀者的胃口。大家可能會覺得裡面充滿著枯燥的長篇大論,甚至常常有說教的口吻。這是一種錯覺。事實上,歌德最反對的是說教式的作品。所以,我們更適宜把它理解為一個辯論式或者對話式的小說。而在這樣的前提下,我們會發現《學習年代》是議題和相關立場的寶庫。而這些議題,就我個人的判斷來說,跟我們目下的政治和社會狀況關係密切。我就是從這樣的出發點,提出閱讀《學習年代》的。」
阿志說完,大師姐便一如以往率先發言,說:「如果從題目入手,書名中的這個『學習』,原意應該是『學徒』,apprenticeship吧。兩者有很大的分別。『學習』十分概括性,而『學徒』特指一種學習方式。這是一種很古老的教授和學習模式,隨著現代學校制度的發展而漸漸消失。小說中的主角威廉邁斯特雖然沒有跟隨一位特定的師父,但他的學習歷程卻一直在塔樓會社的成員的監察和引導下進行。這跟在學校制度下依從既定的課程和程序來學習不同,是一種有彈性的,有適應性的,符合個人性格和取向特質的學習。我想,歌德應該是在提出一種個人化和人性化的學習方式吧。至於從學徒(apprentice)到遊歷者(journeyman),最後到師父(master)的過程,也就是成長的不同階段吧。有趣的是,中間必須經過遊歷的過程,增進學習者的實際經驗,打開學習者的世界性視野。這就是歌德理想中的公共人的基本素質。《學習年代》一向被譽為養成小說或者成長小說的發始。所謂成長小說,Bildungsroman,當中Bildung這個詞,本義為建成或形成,是一個演變的過程。《學習年代》呈現的成長模式不是個體的人生階段這麼簡單,而是個體如何調整自我和世界的關係,通過自我追尋和自我建構,協助世界的建構。這絕對不是一個心理學的概念,更加肯定不只是一個文學概念,而是一個帶有社會學甚至是政治學的詞語。很有意味地,小說的主角威廉就是姓Meister的,也即是師父的意思。這部小說所敘述的,就是他如何成為Master的過程吧。」
阿志接上「學習」的主題,說:「大師姐說得很對!也可以說,這是一部關於教育或者自我教育的小說吧。我感興趣的是主角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歷程的變化。故事一開始,威廉已經是一個年輕男子,生於一個營商的中產家庭,因為愛上了一個女演員而對劇場產生興趣。年輕的威廉似乎有點少年維特的影子,都是屬於那種熱情澎湃,多愁善感,富有詩意才情的男子。作者一開始就設定了繼承父業和自我追尋的對立。在營商女神和藝術女神之間,年輕自負的主角自然選擇了後者。他因為一場誤會而失去了演員戀人之後,有一段時間投入家族的商業事務裡,但後來在出差途中遇上了群流動表演藝人,因緣際遇又重燃了對劇場的熱情。他除了發揮文采編寫劇本,後來更當上演員,似乎真的要以劇場為他的事業。可是真實的劇場跟他的想像有很大的差別。他振興德國民族劇場的壯志,以及以劇場進行公眾教育的理想,很快就被行業成員的欠缺文化水平,劇團老闆唯利是圖的狹隘視野,和德國觀眾的鑑賞力低落等等打擊。劇場並不如威廉當初所想像的,是一個比平庸和齷齪的商業社會更高尚的理想世界。可是,除了這些外在的條件因素,更重要的可能是內在的發現。威廉的理想的幻滅,包含了對自我理想化的想像的幻滅。他的寫作能力和演技雖然受到讚賞,但也不是沒有遇到批評。而他自己似乎也漸漸意會到,自己並不真的是一個劇場人材。他一直浸沉於詩歌和劇場,對莎士比亞的《克雷姆特》議論滔滔,最後卻發現自己只是在紙上談兵,對現實世界沒有體驗,對人情世態甚為無知。我想,就是基於這層自我發現和不滿,而促使威廉放棄劇場吧。從自我蒙蔽到自我認識,是歌德式的自我教育的其中一個重點。 「教育另一個重點,就如大師姐剛才提過,就是發現和確立自我跟世界的關係。大家可能也會注意到,小說的前半和後半好像斷裂開來。前面的劇場追求突然告終,後面轉入了完全不同的跟上層貴族交往和加入塔樓會社的經過。二者中間又插入有點讓人莫名其妙的第六章〈一個美麗的靈魂的懺悔〉,講述了一個貴族女子的宗教成長和她最終達至的虔誠信仰生活。其實小說的前半部是歌德早年的構思,但卻可能因為種種未能解決的問題而暫停寫作。直至歌德完成了他的意大利之旅,對人生、社會和藝術產生了一番不同的領悟,八年後再次執筆,不但把前半的劇場學習改寫,也增添了後半部對社會和教育的新觀察和新建議。我的看法是,歌德似乎對劇場的可能性感到失望,也嫌年輕的威廉的理想主義過於單純,於是便把二者加以批判。取代劇場成為教育場所的,是以年輕貴族為核心的一個神秘會社。小說中提出的觀點是,因為在教養和經濟條件上的得天獨厚,思想開明立場進取的年輕貴族往往能超越社會的利益糾結,以更純粹的動機為社會的福祉服務。實情是否如此我不得而知,但作為一個構想,或者是一個想像實驗,這是一個很有啟發性的意念。塔社是一個有著強烈公共意識的團體,成員都積極介入社會事務,務求在不同的社會範疇內發揮才能,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。至於他們的具體工作是甚麼,在小說中沒有清晰的交代。關於教育,會社的精神領導者祭司的信條是,一個老師的責任不是防止學生犯錯,而是在錯誤中對學生作出引導,讓學生充分地從錯誤中學習。他又認為教育應該建基於人的自然傾向,所以應該任由學生往他自己選擇的方向發展,就算最終證明那是錯誤的選擇,他也會從中獲益。也即是說,沒有錯誤是沒有意義的。這個會社在秘密吸納具潛質的非貴族成員,而威廉就被看中了。威廉的錯誤在於他選擇以劇場來實現他的理想,但根據祭司的說法,他無須對誤入歧途感到後悔。相反,這是他後來走向正途的必經過程。在會社成員各種或明或暗的引導下,威廉通過了種種人生考驗,被接納為會社成員,正式宣布學徒年代結束。」